服务中心求作为 传承创新谋发展
——对共青团学校战线参与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思考
内蒙古团委学校部
一、注重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共青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按照“;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工作原则,坚持一手抓传统领域,一手抓新兴领域;一手抓覆盖面的扩大,一手抓内在活力的增强,不断推进对青年学生的有效覆盖。一是在学校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进一步规范学校团组织建设,确保学校有独立建制的团委、院系有独立建制的团总支、班级有规范的团支部。二是切实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三是关注和扶持好已成立、已注册的学生社团组织,规范管理,把它们联系、凝聚在团组织的周围,推动学校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四是加强团结和凝聚青年教师的力度,尝试通过创建青年教师联合会等途径,采取支持、提供服务等形式,把广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用组织覆盖起来,用工作和活动影响到他们。
二、注重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
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是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首先,要突出抓分类引导与情感、艺术、时尚等元素的运用。一是逐步建立全区学校共青团工作台账。通过对全区各类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与统计,为开展分类引导工作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二是牵头组成“;充分运用情感、艺术、时尚等元素引导青年学生”;课题组,研究“;与信仰对话”;、“;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切实加强对青年学生分类引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三是促进各类学校与电视、电台、网站等新媒体有关栏目开展合作,寻求运用传媒分类引导青年学生的新方式和新途径。逐步制作具有教育意义的“;成人礼”;等系列专题节目,邀请青年学生心中的偶像见证他们的成人仪式。其次,须突出抓工作资源的整合与项目化推进。一是采取项目领办。按照各类学校团组织“;自愿申报、精心实施、严格考核”;的原则,推行创新项目领办制度,对项目设计科学、创新意义突出、组织实施得力、工作效果明显、推广价值较大的项目进行奖励;二是采取项目承办。将学校战线共青团重大工作项目进行整体包装,交由各学校承办,努力调动多方积极性,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和效果;三是采取项目协办。与教育、劳动人事、科技等部门合作,整合资源,争取经费支持,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挑战杯”;获奖作品的成果转化。
三、注重推动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工作
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党政关心、社会关注,是广大青年学生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需求。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共青团组织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学校共青团组织须坚持把服务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和见习工作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一是围绕全团“;东西互助行动”;,以观念引导、素质提升、岗位提供、就业见习、创业扶持等工作为重点,切实拓宽服务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二是以创建青年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开设青春创业大讲堂、就业创业素质拓展训练营、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MM青年创业计划(互联网战略业务和商业创新模式平台简称“;MM”;),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载体,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三是帮助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就业,努力构建与自治区就业创业工作体系相衔接,体现共青团特色的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工作体系。
参与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学校共青团组织履行职能的必然选择。以学校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依托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等外围组织做好青年学生工作,是学校共青团组织适应教育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为此,学校共青团组织要通过不断创新育人路径、方式和载体,逐步使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覆盖全体青年学生,才能彰显学校共青团的价值和特色,才能把学校共青团组织教育和服务的双重职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