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官网!
bann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企业团委
企业团委

青·榜样丨爱创新的航天青年小郭,真中!

时间:2025.05.13  浏览数:397次  字体:    作者:六院团委   来源:中国航天科工六院

生产线上,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红岗公司铣工组“技术尖兵”小郭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机器设备之间。别看小郭年纪轻轻,却早已凭借着一身过硬的本领和大胆创新的精神,成为铣工战线上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新技能,get√

面对车间里各类复杂的生产难题,小郭毅然踏上了自我“修行之路”。

为掌握加工软件,小郭从最基础的操作指令学起,守在机器旁,一边操作一边琢磨每个指令的作用,对着电脑屏幕,反复查阅资料,逐行研究代码。仅用了一个月,他就熟练掌握了数控编程技术,原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加工任务,如今不仅能快速完成,产品质量更是大大提升。

图片

不仅如此,小郭还热衷于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在备赛期间,他一边钻研数控铣床的前沿理论知识,一边打磨实操细节,哪怕是一个极小的参数偏差,他都要反复校准、调试。遇到技术难点,他就拉着身边的同事,虚心请教,认真分析运用每一个可行的方法。

备战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时,小郭发现自己换刀后装夹工件的衔接速度总是提不上去。速度慢一点,能保证质量,然而在比赛中却有可能失了优势。“要不要尝试提升一下?”小郭决心突破一下。

他对着机器反复尝试不同的操作手法,不断优化流程,直到比赛前夕,他已将换刀与装夹流程烂熟于心,手上动作更是游刃有余。最终,他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湛的实操技能和沉稳冷静的赛场发挥,一举斩获第一名的好成绩。此后的“振兴杯”全区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他再次力压群雄,荣获第一名。小郭这颗“新星”,在行业内逐渐闪耀出璀璨的光芒。

新工具,get√

在某“异形件”加工任务中,小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异形件”结构复杂得如同迷宫,精度要求高到近乎苛刻,装夹流程更是繁琐得让人望而却步。传统的加工方式在它面前完全行不通。

微信图片_20250325180757.jpg

小郭深知,这个难题若不攻克,整个项目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于是,他一头扎进了这场技术攻坚战。起初,他按照常规思路尝试了多种方法,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要么是夹装后工件容易松动,导致加工精度偏差;要么是刀具路径规划不合理,加工时间过长。

小郭想,这次要处理的问题不同寻常,只是凭借常规思路恐怕行不通,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想到此,他开始研究国内外类似案例,构思各种创新方案,在车间里反复试验、复盘、再试验。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小郭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他独立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工装夹具,这个夹具就像为“异形件”量身定制的“铠甲”,能让其在加工过程中稳稳固定。

第一批次经过改良加工的“异形件”完美呈现在众人面前,大家由衷地发出赞叹声。新夹具的运用,成功将加工效率提升了60%。

新模型,get√

在某产品生产过程中,工序周期长,产品周转频繁,装夹点位复杂,现有的加工方式不仅拉长了生产时间,还因为误差累积,使得产品精度难以保障。

小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咱们的效率一天就提高不了。”他主动找到工艺人员,积极探讨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小郭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设计一款与产品相同模型的工装,利用工装独特的结构,实现产品的精准定位!这个想法一提出,大家虽然认可,可是实际的设计实施哪有那么容易?

图片

小郭下定决心:“不容易也要做!”从最初的整体构思,到详细设计每一个尺寸、结构,小郭都要经过精确计算与反复测试。有时因为某个关键尺寸的设计偏差,就要将整个设计试验过程全部推倒重来。小郭没有气馁,因为他知道,自己正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每一次试错,都是离成功更近一步。

将试验件装配至工装上,产品如同找到了自己的“家”,自动精准定位——小郭真的实现了新工装的设计目标!这一创新设计,不仅减少了反复装夹的手工工序,产品尺寸合格率更是大幅提升。

不惧,展现青年勇气;不退,彰显青年担当。小郭深知,逐梦的路上,没有“躺赢”的可能,也没有“躺平”的轻松,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进取精神,才能踏出坚实且深刻的脚印,走出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