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让更多困境青少年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锡盟团委在全盟范围内发起实施“团伴成长”关爱困境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从思想引领到社会融入,从自护教育到权益维护,从七彩假期到圆梦心愿,全方位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润物无声,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聚焦困境青少年群体,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抓手,围绕红色文化、家国情怀等主题,开展“红领巾爱祖国 石榴籽一家亲”锡林郭勒盟、贵阳市、乌海市少先队员研学实践营、“小石榴籽爱家乡”“小石榴籽寻访”等主题实践活动,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生命健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带领青少年走进锡林郭勒博物馆、首放·锡林郭勒奶酪文化产业园、战狼军事拓展基地等阵地,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展现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成就,累计吸引超过800名困境和留守青少年参与,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发动机关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为困境青少年所在学校和社区捐赠图书超过8000册,涵盖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学习辅导资料等多个类别,帮助困境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盟关工委向乌兰社区捐赠价值9000元图书卡,多伦县团委为困境青少年捐赠图书200套,正蓝旗团委为困境青少年捐赠图书600余册,阿巴嘎旗团委为困境青少年捐赠图书500余册,帮助困境青少年建起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
多措并举,增强社会融入能力
为帮助困境和留守青少年更好地融入社会,全盟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文化体验活动30余场次,覆盖850余名困境和留守青少年。盟团委组织困境青少年走进首放·锡林郭勒奶酪工业园区等阵地,让困境青少年在亲手制作奶酪、制作非遗烧箔画的过程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增进彼此的交流;阿巴嘎旗团委通过开展“体能小课堂”趣味运动比赛让社区困境青少年敞开心扉,拉近距离;苏尼特左旗团委开展“旧物换新芽 公益暖童心”红领巾跳蚤市场义卖活动,让困境儿童使用“虚拟代金券”在跳蚤市场中挑选所需物品,消除困境儿童的尴尬情绪,也保证捐赠物品物尽其用;太仆寺旗团委组织困境青少年走进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进行参观,不仅亲身体验VR技术,更动手操作科学小实验,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正镶白旗团委带领青少年走进敬老院,互相分享人生感悟和成长故事,在两代人之间传递温暖与关爱,在一场场活动中,困境青少年人际交往、自信心、社会认知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倾心守护,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全盟各级团组织始终将困境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困境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引导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盟团委组织10名服刑人员子女走进锡林浩特监狱,与服刑亲属共迎新年;走进困境青少年所在社区开展“法律集市”活动,在游戏中学法普法;走进锡林浩特市第三小学、第四小学、第六小学、第三中学等学校为困境青少年讲解法律知识和自护常识,发放普法宣传手册,覆盖困境青少年830人次;苏尼特右旗团委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活动,通过制作手工、互动游戏等方式,增进困境青少年与父母的交流;乌拉盖管理区团委面向困境青少年宣讲校园欺凌的表现以及应对策略,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为困境青少年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全盟各级团组织以困境青少年为主体,累计开展法治宣传、自护教育、心理健康等活动50余场次,助力他们在充满阳光的道路上健康前行。
七彩假期,拓展多元成长空间
全盟各级团组织积极回应困境和留守青少年假期需求,组织300余名返乡大学生、专业特长老师等组成志愿服务队,为630余名困境和留守儿童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培养、趣味运动、非遗传承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七彩假期”公益托管志愿服务2100余小时。苏尼特左旗团委不仅为孩子们精心辅导寒假作业,还安排了毡绣、绘画、体育运动等丰富的趣味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苏尼特右旗团委开展“小小红书包学堂”寒假托管志愿服务,提供学业辅导和劳动实践、安全科普、文化艺术等社会实践课程;镶黄旗团委充分利用共青团资源优势,为困境和留守青少年打造“家门口”的公益课堂,开展音乐、美术、识字等公益课,为孩子们更加提供优质丰富的假期活动。
圆梦心愿,照亮逐梦前行之路
关注成长发展也关心微小心愿。全盟各级团组织通过“圆梦微心愿”活动广泛收集困境和留守青少年的心愿,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满足实际需求,全年为1400余名困境和留守青少年实现微心愿,送上慰问品,让他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提升。盟团委联合机关单位、爱心企业等走进锡林浩特市第三小学、第四小学、第六小学等为130余名困境和留守儿童送上微心愿礼物;二连浩特市团委为120余名儿童发放了学习生活慰问品,连续四年开展结对帮扶和关怀慰问活动;锡林浩特市团委在六一儿童节前夕为70余名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送上节日惊喜;西乌旗团委开展“大手拉小手,‘益’起向未来”亲子爱心义卖活动,将筹集的所有善款用于帮助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多伦县团委联合郑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让3所小学433名困境儿童收到来自郑州大学的900余份微心愿礼物;东乌旗嘎达布其镇团委为困境儿童送上慰问金、书籍及学习用品等“暖心”大礼包,一份份礼物承载着爱心与善意,传递着温暖与关怀,在困境和留守青少年心中种下了希望和爱的种子。
2024年,全盟各级团组织深入开展“团伴成长”关爱困境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志愿服务,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下,不仅帮助孩子们解决了实际困难,也为他们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今后,锡盟各级团组织将继续发挥组织优势,不断深化“团伴成长”工作品牌,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关爱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让更多的困境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在关爱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