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倒、倒……”
“停!”
话音刚落,早已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的几位团员青年,分工明确,有的麻溜儿上车、有的清空场地……此刻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项“常规”数字——50袋、200桶。
自大干攻坚的冲锋号角吹响以来,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红峡公司各车间满弓紧弦铆足劲,拉满生产经营的“进度条”,用一幅幅热火朝天的生产画面冲散了冬日的寒意。其中有一支默默无闻的青年突击队正在攻坚克难,开足马力向着年终目标冲刺,他们就是七车间原材料生产线的“硬核”青年突击队。
这边原材料配制工房外,青年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卸车。那边为了抢生产进度,突击队队员们主动承担起领取原材料的工作。经过几轮的生产,“50袋、200桶”,大家自觉分工,两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抬起、传递、搬运、码放,整个过程配合默契,一气呵成。不到20分钟,整整两车原材料便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工房内。青年们摘下防护面罩,脸上早已留下深深的压痕,大家相顾一笑,互相“调侃”几句,舒展舒展筋骨,便立刻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去。
“可能是加热管排列不均匀。”
“加热管有固定位置,一般不会移位。”
“我建议先排除接线端子松动的影响”
……
动力工房里,大家正在激烈地讨论着加热水箱的故障原因。凌晨3点,小宋正在控制室检查各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加热水箱的温度下降到下限后没有自动启动,他立马意识到水温不够,设备内的物料有安全隐患,于是请示车间立即停车检查。设备员小樊和电工晓冬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由于检修空间狭小,又无此类故障维修经验,几人集思广益,反复分析和尝试,片刻不敢耽误。上午10点38分,抢修工作顺利完成,加热水箱正常启动,生产恢复运行,忙了一夜的突击队员们才匆匆下班。
进入11月,新生产线的预验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崔主任和赵师傅白天穿梭在各个工房,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协调、整改、试运行、做记录……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晚上,回到办公室还要整理检查要点,落实整改意见,完善各类报告,并做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吃住在办公室也成了家常便饭。
“赵师傅,新线什么时候试生产?”是他最常听到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个问题似乎是在鞭策自己不要懈怠,全力以赴,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保质保量、按时按点地完成新生产线的验收工作。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正是一个个年轻的航天工作者以饱满的工作状态,在科研生产的战场上挥洒智慧和汗水,以无畏的勇气挑战技术的高峰,以坚韧的毅力攻克重重难关,才让中国航天的伟大蓝图得以一笔笔精细勾勒。